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护理专家共识
    杨旭希, 郑吉洋, 陈秀梅, 陈淑玲, 杨峻青, 苏芝琪, 左咏臻,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医师分会, 广东省护士协会介入护士分会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3): 201-207.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3.03.001
    摘要 (1933) HTML (54) PDF (964 KB) (406)

    为规范临床护理实践,在充分借鉴心力衰竭诊疗共识和指南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近10年的护理循证依据,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五次专家咨询讨论,结合国内心力衰竭医疗、护理专家的意见及临床实践经验,根据心力衰竭疾病特点,进行整理和总结,最终形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护理专家共识》。该共识包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评估与容量超负荷感知、容量管理方法、生活方式管理、用药的护理、康复护理、延续性护理6个方面,对规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量管理临床护理实践有指导作用,可有效提高救治效果及临床护理质量。

  • 2.
    中国介入医学白皮书(2021版)
    中国医院协会介入医学中心分会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2, 10 (02): 124-130.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2.02.002
    摘要 (1270) HTML (61) PDF (816 KB) (268)
  • 3.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专家组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2, 10 (03): 233-234.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2.03.001
    摘要 (1073) HTML (28) PDF (850 KB) (174)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2017年版"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指标》已不再适应当前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要求。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修订形成了《国家限制类技术目录和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

  • 4.
    心房颤动患者介入手术围术期护理专家共识
    黄淑萍, 龚蓓, 申铁梅, 杨丹莉, 陈秀梅, 李国琪, 李星, 麦爱欢, 钟冰, 广东省护士协会心血管疾病护理分会, 南方心血管护理联盟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4, 12 (01): 1-9.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4.01.001
    摘要 (615) HTML (39) PDF (1208 KB) (162)

    为促进心房颤动患者介入手术围术期护理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患者安全,改善预后,本共识通过系统总结研究证据和专家意见,结合临床护理实践,从卒中风险与出血风险评估、药物管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出院指导与随访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旨在为心房颤动患者介入手术围术期护理工作提供指引。

  • 5.
    经皮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中心静脉狭窄29例分析
    郭辉, 刘佳妮, 张永裕, 张慧涛, 贺嘉男, 甘海润, 赵逆, 庞鹏飞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0, 08 (02): 108-113.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0.02.002
    摘要 (179) HTML (9) PDF (1060 KB) (124)
    目的

    评价经皮腔内支架植入术(PTS)治疗中心静脉狭窄(CVS)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9例中心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证实并接受PTS治疗。出院后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接受随访,分析其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再次干预等。

    结果

    29例患者实施PTS治疗共计36例/次,技术成功率约97.2%,临床有效率约94.4%;植入支架共计48枚,其中裸支架36枚,覆膜支架12枚;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3~38个月,10例/次患者于术后出现再狭窄并行再次手术干预;其中,裸支架PTS术后再狭窄率(45.8%)显著高于覆膜支架(10.0%) (χ2=3.852,P=0.046)。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经自体动静脉瘘行血液透析患者PTS术后再狭窄率(57.1%)显著高于非CRF患者(19.0%) (χ2=5.256,P= 0.022)。相比于术后接受规律抗凝治疗的患者,未接受规律抗凝患者术后支架再狭窄率较高(26.67% vs 100%,χ2= 8.311,P=0.004)。

    结论

    CVS患者接受PTS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采用覆膜支架术后再狭窄率较低;但合并CRF接受血液透析患者PTS术后再狭窄率较高;PTS术后接受规律抗凝亦很重要。

  • 6.
    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专家共识
    胡琴, 莫伟,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 中国出血中心联盟护理专家委员会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4, 12 (03): 193-199.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4.03.001
    摘要 (420) HTML (22) PDF (1469 KB) (111)

    为促进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中国出血中心联盟护理专家委员会牵头,并联合国内相关领域医护专家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诊治原则、急救护理策略、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述,制定了《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专家共识》。

  • 7.
    1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慢性孤立性髂动脉夹层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周碧芳, 莫伟, 唐洁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1, 09 (02): 220-223.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1.02.019
    摘要 (70) HTML (3) PDF (925 KB) (101)

    总结1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慢性孤立性髂动脉夹层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主诉及心血管意外症状、出血风险评估、抗聚药物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通过以上积极有效护理,术后髂内动脉栓塞综合症(左下肢及左臀部麻木感及疼痛)症状缓解,并于术后第6天康复出院。

  • 8.
    性别对肝癌微创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
    王琦, 刘博君, 扈彩霞, 郑加生, 张永宏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1, 09 (03): 258-265.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1.03.004
    摘要 (143) HTML (1) PDF (1319 KB) (93)
    目的

    探讨在接受微创治疗即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消融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基于不同性别的预后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我院行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806例HCC患者。采用标准倾向评分匹配(PSM)来创建两个高度可比组;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Cox比例危险模型筛选HCC患者复发和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果

    女性较男性有更长的1、3和5年RFS率(女性:79.0%、54.6%、49.6%;男性:68.4%、40.4%、33.4%,P < 0.001),这和经PSM处理方法后的结果一致。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复发危险因素谱,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中性粒细胞、球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以及甲胎蛋白均可影响男性的复发,但对于女性,只有年龄和球蛋白是独立的预测指标。

    结论

    女性HCC患者的预后比男性好。性别之间的预后差异可能表明基于性别的分层在HCC患者术前评估和预后管理中的重要性。

  • 9.
    介入栓塞材料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曾嘉, 何东风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1): 62-67.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3.01.011
    摘要 (302) HTML (36) PDF (1036 KB) (82)

    在全世界范围内,肝癌是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介入治疗是中晚期HCC的首选治疗方式,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介入栓塞材料也展开了诸多研究,文章拟对介入栓塞材料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相关综述,以期给临床栓塞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 10.
    胸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胸部肿瘤诊疗专家委员会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1, 09 (02): 117-126.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1.02.001
    摘要 (454) HTML (22) PDF (923 KB) (81)
  • 11.
    3D旋转DSA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刘凯, 李晋, 蒋贝, 袁生武, 汤超, 郭征昂, 方机成, 王倩倩, 吕军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1, 09 (03): 288-293.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1.03.009
    摘要 (186) HTML (0) PDF (1267 KB) (80)
    目的

    探讨3D旋转DSA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6月在我科行PAE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73例,所有患者行常规二维DSA(2D-DSA),以正位血管图像为重点,通过对C型臂旋转完成图像采集,将采集的图片发送到三维工作站,完成前列腺动脉血管重建。所有图片均由介入科2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完成阅片,观察常规2D-DSA和3D旋转DSA成像中前列腺动脉数量、起源及与邻近动脉的吻合支。

    结果

    2位医师阅片识别前列腺动脉一致性的Kappa值为0.734。142侧髂内动脉,经常规2D-DSA和3D旋转DSA共准确识别前列腺动脉148支,其中,经3D旋转DSA准确识别前列腺动脉143支(96.62%,143/148),而经常规2D-DSA准确识别的为116支(78.38%,116/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2.517,P < 0.001);有26侧(18.31%,26/142)髂内动脉发出的28支前列腺动脉(18.92%,28/148)仅经3D旋转DSA识别,有4侧(2.82%,4/142)的4支(2.70%,4/148)仅经常规2D-DSA识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0.182,P < 0.001),经常规2D-DSA识别而被3D旋转DSA排除的前列腺动脉为6支(4.92%,6/122);9侧(6.16%,9/146)髂内动脉发出的10支前列腺动脉仅经3D旋转DSA准确识别其起源;经3D旋转DSA准确识别的前列腺动脉与邻近动脉存在吻合支的为57支(39.86%,57/143),高于常规2D-DSA的32支(27.59%,32/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78,P = 0.039);经对3D旋转DSA图像分析,143支前列腺动脉最佳投射角度(患者身体向同侧倾斜)为20°~45°,其中,61支(42.66%,61/143)前列腺动脉31°~35°投射角度最佳,26°~30°次之,为38支(26.57%,38/143)。

    结论

    3D旋转DSA应用于PAE术中,可更为清楚地识别前列腺动脉数量、起源及其复杂的解剖结构,从而对提高栓塞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12.
    硬化注射治疗血管瘤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妇儿介入专委会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1, 09 (03): 247-251.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1.03.002
    摘要 (865) HTML (22) PDF (1435 KB) (79)

    婴幼儿血管瘤是最常见的婴幼儿良性肿瘤,可能会影响外观、患儿生活质量甚至引起功能障碍。现阶段血管瘤的治疗方法非常多,其中硬化注射治疗是很常用的治疗方法。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妇儿介入专委会组织从事临床治疗的介入放射科、血管瘤科、皮肤科、小儿外科及整形科等相关专业的专家,根据硬化剂注射疗法的国内外现状,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就血管瘤的基本概念、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制定《硬化注射治疗血管瘤专家共识(2021版)》,旨在提供一个硬化注射治疗血管瘤的诊疗规范。

  • 13.
    肺部恶性肿瘤热消融系列并发症防治的文献复习
    丁荣, 牛有权, 黄明, 赵玲, 杨银山, 吴起杰, 谭骅, 周劲梅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1, 09 (04): 434-439.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1.04.016
    摘要 (138) HTML (0) PDF (1231 KB) (78)

    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是临床常用的热消融技术,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强、术后恢复快和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肺部原发肿瘤和转移瘤常用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虽然该技术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症状轻微,但对于部分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风险较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如何科学预防和有效治疗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文章系统复习文献并结合本中心经验,对肺部恶性肿瘤热消融系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 14.
    创伤性盆腔出血介入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 中国出血中心联盟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2, 10 (02): 117-123.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2.02.001
    摘要 (314) HTML (28) PDF (945 KB) (77)

    提出创伤性盆腔出血的诊治流程,阐述创伤性盆腔出血的急救处置、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对介入治疗创伤性盆腔出血的适应证、禁忌证、方法选择和具体操作步骤、并发症防治等进行归纳和说明。

  • 15.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专家组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2, 10 (03): 235-236.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2.03.002
    摘要 (274) HTML (13) PDF (869 KB) (75)

    定义:实施肿瘤消融治疗的患者,符合治疗指征的例次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总例次数的比例(见注1)。

  • 16.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儿童静脉畸形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妇儿介入学组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2, 10 (04): 349-354.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2.04.001
    摘要 (355) HTML (40) PDF (964 KB) (67)
    目的

    聚桂醇注射液已被广泛应用于静脉畸形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已得到验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个体差异大,尽管儿童静脉畸形的硬化治疗原则与成人相似,但在临床诊疗中尚存在一些关键的区别,对这些慢性疾病的管理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都需要慎重考虑。结合静脉畸形硬化治疗现状以及儿童静脉畸形特点,文章就儿童静脉畸形硬化治疗的基本概念、聚桂醇注射液应用及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专题研讨,参考相关文献,经国内专家多次深入研讨,最终制定《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儿童静脉畸形中国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应用。

  • 17.
    围分娩期产科出血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妇儿介入专委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生殖泌尿专委会, 中国妇儿介入联盟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0, 08 (01): 1-5.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0.01.001
    摘要 (227) HTML (22) PDF (805 KB) (67)
  • 18.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和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及对应疾病诊断、手术操作编码》(2022年版)专家解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专家组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2, 10 (03): 237-240.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2.03.003
    摘要 (248) HTML (12) PDF (861 KB) (65)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根治性治疗技术,包括射频、微波、冷冻、聚焦超声、激光、不可逆电穿孔等消融方法;治疗途径包括经皮、经腔镜和开放手术直视下。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多数消融技术处于成熟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临床成熟且重要的治疗手段;部分技术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肿瘤消融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均有较高要求,部分技术仍属于需要监管和限定条件的医疗技术。目前,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在我国许多医疗机构已广泛开展,但水平参差不齐,亟待规范化临床应用、规范化技术培训和规范化管理,建立肿瘤消融相关的标准体系、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和"公开、透明、可监督"的方针,鼓励引入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可监督的第三方评价机制,推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同质化医疗进程。

  • 19.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刘超, 丁鹏绪, 周朋利, 韩新巍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2, 10 (01): 70-74.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2.01.013
    摘要 (575) HTML (17) PDF (1065 KB) (64)

    上腔静脉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或不完全性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回流受阻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也是肿瘤科临床常见的急症。当患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呼吸困难、面颈部肿胀,如不及时干预,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缺氧、颅压增高,甚至死亡。随着时代变迁,上腔静脉综合征病因已发生很大变化,其诊断及治疗方法也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文章就上腔静脉综合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

  • 20.
    经左侧远桡动脉入路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任健吾, 刘圣, 施海彬, 杨魏, 田伟, 周卫忠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2, 10 (03): 241-244. DOI: 10.3877/cma.j.issn.2095-5782.2022.03.004
    摘要 (195) HTML (13) PDF (1247 KB) (61)
    目的

    评估采用经左侧远桡动脉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中心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经左侧远桡动脉行TACE的患者15例,对穿刺成功率、置鞘成功率、穿刺点渗血或血肿、动脉夹层、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

    结果

    15例患者均穿刺成功,14例患者穿刺后成功置入鞘管,置鞘成功率93.3%,1例患者由于动脉痉挛,导丝无法通过血管最终转为股动脉入路手术。术后1例患者发生穿刺点渗血,未见动脉夹层或闭塞等并发症。

    结论

    初步经验显示经远桡动脉入路行TACE是安全可行的,未来还需大样本病例证实。

阅读排行

更多